當人們請求你幫他們做事情而給你造成壓力時,你通常很難說“不”??紤]一下你是否能夠做或者愿意做他們要求你做的事情。如果你不能夠或不想做,學會有效地拒絕他人的請求。
誠實地表達你的意見,這一點很重要,雖然這有可能會惹惱別人或引起爭論。如果確信別人的某個請求是不合理的,你就得說出來。當憤怒和挫折無法宣泄時,人就會郁悶、沉默、嘮叨、指責或背后誹謗,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會導致“消極—挑釁”的行為,這種行為對健康有害,因為被壓抑的挫折或憤怒會對免疫系統(tǒng)造成傷害。
承認你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,下一次更正。告訴你自己:“我已經做得最好,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好了?!薄敖馃o足赤,人無完人。”“即使我不時地失敗,人們仍會喜歡我?!薄胺稿e誤并不意味著做人的失敗?!?/div>
策略七:學做三件事
1.學會關門。
即學會關緊昨天和明天這兩扇門,過好每一個今天,每一個今天過得好,就是一輩子過得好。
2.學會計算。
即學會計算自己的幸福和計算自己做對的事情。計算幸福會使自己越計算越幸福,計算做對的事情會使自己越計算對自己越有信心。
3.學會放棄。
特別推薦漢語中一個非常好的詞,這就是“舍得”。記住,是“舍”在先,“得”在后。世界上的事情總是有“舍”才有“得”,或者說是“舍”了一定會“得”,而“一點都不肯舍”或“樣樣都想得到”必將事與愿違或一事無成。
策略八:學說三句話
1.“算了!”即指對于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的最好辦法就是接受這個事實。
2.“不要緊!”即不管發(fā)生什么事情,哪怕是天大的事情,也要對自己說:“不要緊”!記住,積極樂觀的態(tài)度是解決任何問題和戰(zhàn)勝任何困難的第一步。
3.“會過去的!”不管雨下得多么大,連續(xù)下了多少天也不停,你都要對天會放晴充滿信心,因為天不會總是陰的。自然界是這樣,生活也是這樣。
策略九:學會“三樂”“三不要”
“三樂”即:助人為樂、知足常樂、自得其樂。進一步說就是在自己好的時候要多助人為樂,在自己過得一般的時候要知足常樂,而當自己處于逆境中時則要學會自得其樂。
“三不要”:
1.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現(xiàn)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再重的擔子壓不垮他,再大的困難也嚇不倒他,但是他受不起委屈,冤枉。其實,委屈、冤枉,就是別人犯錯誤,你沒犯錯誤;而受不起委屈和冤枉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2.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。
當自己受到冤枉或不公正待遇后,也冤枉別人或不公正地對待別人。事實上當你傷害別人時,自己會再次受到傷害。
3.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何謂好人?我們認為,如果交給他(她)做10件事,他(她)能做對7~8件,就是好人。顯然,這句話潛藏著另外一層含意就是好人也會做錯事,好人也會犯錯誤。所以,好人做錯了事,一點都不要緊,犯了再大的錯誤也不要緊,只要認真地找出原因,認真地吸取教訓,改了就好。
看了以上的這些應對策略,再遇到這種情況,對付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一笑了之。要把壓力當回事,但不能不把壓力死死拽住不放。有職場就有壓力,如何給自己的職場減壓,也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一門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