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一個同事,三十出頭,工作特別拼命。經(jīng)常下班之后還要在公司加班,只為了把工作做到最好,所以他進公司不到一年就一躍成為了我的領(lǐng)導(dǎo)。
她們?nèi)龤q的女兒突然高燒不退,醫(yī)院的結(jié)果讓他們傻眼:女兒得了白血?。?/div>
她們跑到北京大醫(yī)院檢查,結(jié)果依然如此,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轟然崩塌。
醫(yī)生讓他們準備七十萬,即使這樣,治愈率仍然只有百分之五十。
他們拿出所有的存款,賣了房、賣了車,借遍了所有親戚,又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發(fā)起了籌款,終于湊夠了七十萬。
但就算孩子的病治好了,整個家庭也從此垮了。
某天我看到了一條新聞,美國已經(jīng)研發(fā)出一種專門對抗白血病的藥,只要打一針,就能治愈白血病。但是這一針就需要三百萬!
對于一個傾盡所有才湊到七十萬的家庭來說,這個希望還沒開始就破滅了。
但是對于那些有錢的家庭來說,三百萬可能就是他們一次旅游所消費的錢。
當希望就在眼前卻怎么也夠不到的時候,會比看不到希望更讓人絕望!
前段時間有網(wǎng)友曬出了父親住院的單子,腦出血住進ICU兩個月之后,總共花費了兩百六十萬!
我們只能感嘆,這位父親夠幸運,因為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拿得出兩百多萬。有的時候人的命就是這么不值錢,兩百多萬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。
曾經(jīng)有一個紀錄片叫《生門》,剛一推出就賺足了眼淚。
有一對農(nóng)村夫婦,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卻又遇上了孩子早產(chǎn)。
一對雙胞胎女兒,剛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保溫箱。醫(yī)生說,兩個孩子需要住保溫箱,保守估計費用在十到二十萬左右。
十萬對于這對夫婦來說簡直是天文數(shù)字,所以丈夫只能把妻子和孩子留在醫(yī)院,自己回村里借錢。
他先去信用社,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借出了五萬塊錢。之后一個接一個地給親戚、朋友甚至鄰居打電話借錢。
我至今無法忘記,他打電話求助時的那種絕望的眼神。
所以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么很多人那么拼命的去工作,卻處處委屈自己。
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厄運的發(fā)生,但世事無常,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又能提前知道呢。
當厄運真正到來的時候,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抵御這場厄運?
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,一個中年女士得知自己患癌之后走了極端。
她先是給自己買了高額的意外險,之后又選擇自殺,偽造成意外現(xiàn)場。
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(jié)的時候,他選擇的是不拖累家人,反而還想為家里人留下點什么。
可是她沒想過她的家人會有多自責(zé),因為如果家人有能力,沒有人會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。
所以我突然理解了我們的父母。
他們年紀大了,身體差了,知道遲早有一天疾病會找上門來。但是一輩子要強的他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成為兒女的負擔。
但是他們能力有限,所以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多攢點錢,當有一天生病的時候,盡量不拖累兒女。
人,努力地活著,拼命地工作,執(zhí)著地追求財富自由。有的時候并不是因為他們愛財、他們貪婪,而是因為他們希望在意外發(fā)生的時候,能夠有能力應(yīng)付。
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該拼命的工作,多掙錢,為了自己和家人。
這,并不庸俗。